正邦印刷厂咨询:010-123456789
印刷产品分类:
您当前所在位置: > 人生就是博d88 >

死后被人揭开伪善面目——特蕾莎修女的“双面人生”

  生命只有一次,可生命的意义却有成千上万种。有的人庸庸碌碌,一辈子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有的人贪婪而胆怯,一辈子在投机取巧中勉强维生;有的人则心怀天下,一辈子在向他人伸出援手的无私奉献中,变得熠熠生辉。

  她是特蕾莎修女,一个尚未成年便时刻想着救助天下苦难中人的普通人。因为一生好善乐施,用自己的所有年华来帮助身处困境的脆弱生命,所以她被大家称为“贫民圣女”。同时,却也在死后,被很多人诟病生前皆是伪善。

  特蕾莎修女,出生于1910年8月27日的斯科普里,阿尔巴尼亚裔人,原名艾格尼斯。特蕾莎修女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杂货承包商,家里还分别有一名哥哥和姐姐。在特蕾莎的童年里,是像所有小朋友一样普通而平庸的日常生活。

  在特蕾莎十二岁的时候,其看似毫无特别之处的人生轨迹,开始因为特蕾莎自己的一些独特预想而变得彻底不同。

  在特蕾莎的家乡,绝大多数老百姓是和新教徒,而特蕾莎一家则是少有的天主教家庭。也许是家庭信仰的耳濡目染,让特蕾莎在十二岁时,加入了一个名叫儿童慈善会的天主教团体。

  在那里,特蕾莎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随着自身宗教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社会慈善活动的多次参加,特蕾莎在某一天,十分坚定地告诉家人,自己将来一定会从事救助贫困人群的相关工作。因为在特蕾莎的认知中,向困境之人伸出援手,仿佛总是能够让自己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

  随着自身宗教信念的不断坚定,特蕾莎在十五岁时,与姐姐一起,加入到了印度传教士的训练工作之中。十八岁那一年,特蕾莎加入爱尔兰罗雷托修会,并且于1931年正式成为修女。

  成为修女后的特蕾莎,不仅要每天接受宗教信仰的洗礼,而且在长期清心寡欲的修院生活中,特蕾莎越来越向往宗教典籍中扶危救困的济世生活。

  尤其是看着修院外,那些连自身基本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的孤儿、乞丐、以及麻风病患者,特蕾莎与他们素不相识,却能够感受到深深的不忍与痛心。

  于是在1937年5月,特蕾莎抱着坚定的信仰,申请成为了一名终生职业修女,希望在自己以后的岁月中,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到别人。

  特蕾莎长期居住在修院之中,虽然修院会经常举办一些慈善、礼教活动,以安抚诸多平民百姓的身心健康。但是这些事情在特蕾莎看来,却远远不够。

  尤其是当1947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印度独立之后,不计其数的难民向加尔各答涌来。各种身患恶疾却无力医治、身无分文却还要因为政局动荡而颠沛流离的人群出现在特蕾莎的视野里。

  特蕾莎再也无法强忍自己帮助他人缓解困境的满腔热血,她决定走出修院,从生活的点滴之中向这些难民伸出援手。由于教会相关规定,起初特蕾莎走出修院的诉求遭到了严辞拒绝。

  不过特蕾莎却依旧不厌其烦地提出申请,并且向总教主阐释自己的想法。终于,1948年,特蕾莎得到特许,成为可以外出向民众施救的自由修女。

  她很快参加基础的医疗培训,向周边志同道合的修女发出合作邀请。1950年10月,特蕾莎呼吁其他十二名修女,共同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即“博济会”。她主张将原本的修女服,改为镶有蓝色布边的纯白纱丽服,从而更好地融入当地人群而消除距离感。

  在特蕾莎的号召下,更多人加入博济会,并且对当地难民展开实质性帮助。她会为很多瘦骨嶙峋的穷人送去粮食,会不顾自己生死为患有霍乱、肺结核、麻风病等传染疾病的病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救助,会在孤儿云集的难民区开办学堂并且完全开放,会为临死之人提供安身之处。

  特蕾莎不顾一切的奔波在对苦难众生的帮扶之路上,全然舍弃自己之前安稳而平静的修院生活。在这里,太多太多人因为身处困境而认识了特蕾莎这位如圣人般的修女,她总是行色匆匆、忙得焦头烂额,同时又对身边的百姓十分温柔,尽自己所能向她们张开怀抱。

  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转眼间,当初那个满腔热血、一身使不完的力气的特蕾莎,竟然已经变成了一位满目苍凉、身形消瘦的老人。特蕾莎的慈善事业从未停止,但是她的身体健康却在岁月的蹉跎中变得脆弱不堪。

  曾经为了救助病人几天几夜都不敢合眼的特蕾莎,于1997年4月份摔了一跤,竟然摔断了锁骨。同时,早已查出的心脏病也越发严重,为了防范于未然,特蕾莎在锁骨伤势还未痊愈之时,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然而这一年,特蕾莎已经87岁高龄。

  常年的奔波劳碌,加上多处病痛的折磨,特蕾莎再也没办法亲自出马帮扶众人,同时,生命也在这一年画上了句号。她离开后,印度政府破例为她举办了盛大的国葬仪式,四百多名国际政要前来为特蕾莎哀悼。

  随着特蕾莎生命的彻底终止,一切仿佛从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但是一本名为《特蕾莎修女的阴暗面》的书籍的问世,却让特蕾莎的身份迅速得到了反转。

  文论的作者是三名加拿大学者,他们热衷于搜集特蕾莎的生平事迹,因而当其作品发行之后,令很多人陷入了迷乱。在三位学者的言论中,特蕾莎看似充满爱心的慈善行为,其实都是在伪装自己。

  作者声称,其实特蕾莎只是在用表面慈善的面具,进行无情的资本收集罢了。特蕾莎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繁盛的梵蒂冈,平时遇到贫民窟小孩与自己打招呼,特蕾莎也只会坐在豪车里象征性地回应一下。

  这份所谓“揭开特蕾莎伪善面纱”的文论,因为观点冲击力极强而受到大规模关注。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特蕾莎用一生奋不顾身换来的荣誉,并没有因为区区一本恶意揣测的书籍而遭到严重摧毁。

  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特蕾莎在漫长的岁月中,付出的艰辛与热情也从来不会因此而有所削减。

公司简介

…… 更多>>

欢迎来电来厂咨询

  •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燕南路桑达工业区30栋东3楼
  • 联系人:郭先生
  • 手机:13856274230
  • 总机:0755-83344438
  • 传真:0755-83267528
  • 邮箱:print55@print86.com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咨询

    • 010-123456789